湖南法治報訊(全媒體記者 王薇 通訊員 李龍 朱思源)當失信被執行人的名字出現在社區、村委公示欄,一場無聲卻有力的“信用風暴”席卷而至,讓藏匿老賴無處遁形。
“法官,我馬上還錢!快把公告撤下來吧!”近日,石峰法院執行局干警頂著烈日,連續奔赴瀏陽市及株洲市轄區內5個社區及村莊,在人群密集處張貼法院執行文書。行動后不久,多名長期“失聯”的被執行人迫于壓力主動現身,部分當即履行欠款,部分制定還款計劃。
此前,多起案件判決生效后,部分被執行人不僅拒不履行義務,還玩起了“人間蒸發”。面對“人財兩失”的執行困境,執行法官轉變思路,啟動社區網格協查機制,深入其戶籍地、常住地摸排。“許多老賴以為躲起來就萬事大吉。”承辦法官發現,他們雖刻意逃避法院聯系,卻仍與家鄉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系,社區和村委會成為破局關鍵。
7月25日,執行干警頂著酷暑奔赴五地社區村莊。在居(村)委會配合下,將20余份載明涉案金額、法律后果及凍結賬戶、限高措施的公告,張貼于社區宣傳欄、菜市場入口、村委公示墻等醒目處。鮮紅的法院印章與失信信息引發村民駐足圍觀。“公告欄的信息傳播速度超乎想象。”一位村支書感嘆,“不到半天,全村都知道誰成了老賴。”
此次“家門口曝光”行動,是石峰法院立體信用懲戒的關鍵一環。同步措施還包括凍結所有銀行賬戶以阻斷資金流、精準發送限高令以封堵奢侈消費,以及推送失信名單至征信系統從而實施聯合懲戒。熟人社會的議論與司法鐵腕形成雙重高壓。一位主動還款被執行人坦言:“公告貼到家門口,長輩鄰居都來問,這臉實在丟不起啊!”
公告欄雖小,卻是通往誠信社會的重要窗口。此次五地同步張貼行動,延續了石峰法院“株執利劍”專項行動的雷霆作風。當法律文書走進街巷,當信用懲戒成為鄰里談論,失信者終將在法治陽光下無處遁形。“我們就是要讓失信者體會到,逃避執行的成本遠高于履行義務的成本。”執行法官在返程車上說。車輪碾過盛夏的柏油路,下一場執行風暴已在路上。
責編:劉惠明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